来源:机械工程学院、君远学院
文:董黄莹、高鑫;图:董黄莹、董艳珊;审核:缪可嘉、方俊 发布时间 :2020-08-25 点击量:
2020年6月7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白皮书用一个个具体的数字、一个个详实的事例,将这场波澜壮阔的全民抗疫斗争记录下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白衣战士逆行而上、社区工作者日夜守护、普通百姓居家抗疫……鲜活的现实、感人的场景深深打动了青年学子,激起了他们挖掘身边的感人疫情故事的渴望。为见证历史、传承精神,江南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董黄莹、董艳珊、冯楚翘、陈佳妮、杨灿锋、杨俊等6位同学在高鑫老师指导下成立“寻找 ‘一心移疫’的故事”实践调研团,于8月1至8月20日赴江苏、安徽、浙江调研收集疫情故事并弘扬抗疫精神。鉴于疫情防控的特殊形式与部分受访人员职业的特殊性,该团队采取线上与线下结合的形式进行调研采访。
寻找受访人:从四处碰壁到柳暗花明
8月1日,团队成员按照既定计划,分别在江苏南通、江苏南京、江苏苏州、浙江绍兴、浙江宁波、安徽滁州六地联系合适的受访人,希望得到采访许可。
成员们通过互联网、实地拜访、引荐人推荐、电话等方式,共联系医疗、制造业、社会组织、社会工作、金融等领域中,具有典型意义的相关人员16人,最后给予采访许可的有7人,其中临时拒绝的有2人,即调研团能够顺利采访到的仅有5人,被拒率高达68.75%。这极大地打击了团队成员们的积极性,再加上高强度的分散调研,调研采访一度陷入僵局。
8月10日,在调研团“山重水复疑无路”时,成员们决心重新审视采访任务,将采访对象的定位从“高大上”(新闻报道过的、事企业单位中的高层、为抗疫作出过巨大贡献等)更改为“接地气”(身边“平凡”的抗疫战士们)。此后,截至8月14日,调研团按照新的标准进一步联系受访人,最终共取得14人的采访许可,完成了实践第一阶段的任务。
采访进行时:用“平凡”成就“不凡”
8月14日至8月20日为实践第二阶段:集中采访阶段。
调研团有幸采访到了两位来自江南大学附属医院在武汉前线战斗过的白衣战士们,他们在2月8日晚上临时接到通知,2月9日抵达武汉,2月10日当晚接收第一批病人,3月29日病区所有病例清零,3月31日返锡。他们靠着自身的乐观、家里的支持、医疗队员的互帮互助和“劲往一处使”的信念熬过了那段时光,并在与病魔鏖战的52天中取得了佳绩。当其中一名年轻的90后战士刘梦月被问到,冲锋在那个与死神最为接近的地方是否害怕时,她答道:“我不害怕,我只想着疫情赶紧结束,这样我就能回家了。”
比起一线战士,在抗疫“战场”后方的民众们,有更多的机会选择躲在家里为国家作贡献,但偏偏有人选择在风浪中守护百姓们的“家门”。
来自浙江宁波的谢定权,是余姚名仕花园小区的物业经理。自疫情发生以来,他就组织物业人员进行消毒防护、登记查验、人车疏导等工作,配合疫情防控。抗疫开始的二十多天里,老谢只有拿换洗衣物才回过一次家,饿了泡点泡面草草解决,累了困了就在办公室的沙发上将就一下,有时候在小区门口的卡点,一不注意坐一会儿就睡着了。当谈到家人时,老谢的眼眶湿润了,一度哽咽,“(家人们的)电话经常来的,问我什么时候回去。(当时)我说疫情结束我就回家,疫情不结束我也没工夫回家的。”
前有白衣战士奋战抗疫一线,后有普通民众坚守抗疫后方,党政军学民、东西南北中,许多股平凡的力量汇聚成了巨大的中国力量,为抗疫成功奠定了基础。
采访后深思:到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
8月20日至8月21日,调研团成员根据采访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悟,进行深思与自省。
从互联网新闻,到身边人的口口相传,再到亲身接触那些闪着“不凡”光芒的“平凡”人,调研团成员意识到,其实疫情当前,这些暖人的“小事迹”天天都在发生,它们或许不够惊心动魄,或许不够催人泪下,但它们既让人感动又叫人坚强,共同推动着奇迹的发生。无论是医护人员、普通岗位的职工、还是离退休人员,绝大多数人都表现出了坚定的信心与高度的责任感。虽然他们每个人都有心疼自己的家人、有自己的担忧,但他们依然选择到病魔掀起的巨浪前面去,到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没有人生而英勇,只是选择无畏。
作为全民抗疫力量中的一份子,青年学子同样是这次抗疫斗争的见证者、亲历者,应当铭记历史、扛过前辈们的旗帜,回应时代的召唤,回应祖国的召唤,回应人民的召唤,真正到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芳华。
队员采访部分留影
队员与宁波太平洋慈善基金会负责人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