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机械工程学院刘禹教授邀请,大连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院长赵剑教授于2018年11月26日上午在机械学院C302报告厅面向全校师生做了一场题为《质量敏感型有毒有害物质传感器研究进展》的精彩学术报告。报告会由机械工程学院刘禹教授主持。
在本次学术报告中,赵教授介绍了其团队针对质量敏感型有毒有害物质传感器灵敏度低、环境适应性差等问题的研究,提出了基于压电材料、微纳结构及电路协同的高灵敏度传感器设计方法,使得传感器在尺度不变的情况下,灵敏度大幅提升。
在简要介绍了微纳精密制造技术在进一步提升传感器性能方面的研究背景后,讲解了通过基体机构设计与智能材料相结合的特定传感功能器件研究,赵教授以应用于汽车的微纳米传感器为例,介绍了在高灵敏度万向车辆碰撞传感器设计理论和机械式多级安全碰撞传感器设计理论与方法,提出了一种能够集事故预警与行驶信息记录功能于一体的行车预警装置,探讨了电化学式和谐振式车用生物感知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讲座完毕,赵教授就其专业领域与在场师生进行了深入交流,极大地提高了在场师生的科研兴趣和信心,使我校师生受益匪浅,为老师和研究生的科研工作拓展了新的思路。此外,赵教授还与我院部分教师进行了进一步技术交流,并就双方在微纳尺度传感器制造工艺的研究和探索表达了合作意愿。
报告人个人简介:
赵剑,大连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微纳米传感器创新设计、智能微纳结构拓扑优化及超材料传感器设计的研究工作,星海学者,大连市首批青年科技之星、大连市创新人才培育计划,担任中国微纳米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国家音视频标准委员会委员,负责起草国家行业标准1项。负责及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GF973课题、重点专项、中航产学研创新项目及教育部创新群体项目等10余项,发表期刊论文70余篇,包括IEEE TIE、IEEE/ASME TM、SENSOR ACTUAT A/B、IEEE TIM、IEEE S J、ASME JMR、MMT等第1作者论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0项,完成技术转化2项,主编“十二五”规划教材1部。曾获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优秀博士论文,中物院优秀成果二等奖,钱令希力学基金青年教师奖、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一等奖(2次)、大连理工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等,仪器仪表学报优秀论文奖、大连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特等奖。2014年结题基金获函评优秀,并获邀IMCC2015大会做优秀项目报告,获国际机电学大会ICMT2016最佳报告奖。

赵剑教授作学术报告

赵剑教授与我校师生交流

会后赵教授与部分参会教师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