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机械学院刘禹教授邀请,山东大学闫鹏教授与清华大学张震研究员于2018年5月7日上午9:00-11:00,在机械学院C302报告厅分别做了题为“高精度纳米扫描平台设计,控制及应用”、“面向超快激光制造的柔顺纳米伺服系统设计与控制”的学术报告,相关专业的师生一同聆听了讲座。
闫鹏教授是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电气与计算机工程系博士。现任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机电研究所所长,中国自动化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美国电子电气工程师学会高级会员(Senior Member, IEEE),美国数学学会,数学评论评论员(Invited Reviewer, AMS MathReview)。主要研究领域为超精密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设计、分析和伺服控制,纳米操控及其应用。近年来在控制和机电领域的国际知名期刊和会议上发表SCI/EI检索论文10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50余项,包括美国和国际发明专利及跨国公司商业机密技术10余项,其中有6项专利/商业机密技术成功用于各类存储器产品的数字伺服系统中。
在学术报告中,闫教授围绕纳米运动平台在高性能扫描和轨迹跟踪情况下的关键技术挑战,介绍了这类系统在机构设计,动力学模型方面的若干进展,并重点介绍了以内模控制和抗干扰控制为基础的跟踪控制方法在这类系统中的拓展,及其扫描型纳米平台在精密仪器领域的创新应用。
张震研究员是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电机与计算机工程系博士,现任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曾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机械工程系进行博士后研究,回国后主要从事微/纳精密伺服系统的设计与控制及其在先进制造装备(如超快激光制造)中的应用,特别是高速、变速(变频)系统的高精度轨迹跟踪和干扰抑制。曾获美国控制会议专题分会最佳论文奖。在纳米伺服控制理论,纳米运动平台设计与控制,跨尺度纳米操控等方向取得了系统性成果,发表SCI/EI论文70余篇, 作为子课题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仪器专项等国家级项目。授权国内外发明专利20余项。
在本次学术报告中,张震研究员围绕微/纳精密伺服系统的设计、建模和控制及其在先进制造装备中的应用,重点介绍了在超快激光制造领域,高速、变速(变频)系统的高精度轨迹跟踪和干扰抑制。
通过这次学术报告,大家对超精密机电一体化系统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为相关研究方向的师生从事精密机电系统设计、分析和控制的科学探索指引了方向。会后与会人员踊跃提问,就感兴趣的问题与闫教授和张研究员进行了讨论和交流。

闫鹏教授做学术报告

张震研究员做学术报告

与会师生就感兴趣问题与专家交流

会后与部分参会老师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