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19日上,江苏大学王成原教授和唐淳教授受邀莅临机械工程学院进行学术交流,在我院C302报告厅分别开展了题为《Structure-mechanical behavior relation of microtubules in cells》和《碳纳米材料力学性能器件设计的分子动力学研究》的学术报告。该讲座由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赵军华教授主持,全校近百余名研究生和相关教师听取了此次学术报告会。
王成原教授于2006年获加拿大阿尔博塔大学博士学位,并于该系先进材料研究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2013年以特聘教授和力学基础负责人的身份加入江苏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且于同年荣获江苏省双创人才的称号。迄今,王教授发表了70余篇SCI论文,被引用次数超千余次,研究内容涵盖:碳纳米管,石墨烯,氮化硼及氮化镓纳米结构的变形,断裂机理,褶皱/屈曲和振动分析;细胞结构件力学行为及结构与性能关系;功能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和力电耦合性能研究等。
本次讲座中,王成原教授主要介绍了微管(MTs)的结构力学行为。微管是碳纳米管的生物载体,在维持细胞形态,提供胞内运输轨迹和促进细胞间流动等方面起着核心作用。王教授集中讨论了两个关于MTS的力学问题:MT螺旋度与横向振动之间的关系以及MT层间滑移对弯曲的影响。在分析中,王教授建立的分子结构模型(MSM),一方面很好地反映了MTS的结构细节,另一方面,相较于分子动力学模拟,MSM模型通过合理的假设极大的简化了计算过程。
唐淳教授于2009年获得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宇航学院博士学位,2006年,他作为访问学者赴美国内华达大学物理系,随后分别在内华达大学和加州大学担任博士后,副研究员及讲师等职,目前受聘于江苏大学。唐教授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了30余篇论文,SCI他引600余次,主要研究方向为微纳米材料物理力学性能的分子动力学模拟及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
本次讲座上,唐淳教授介绍了其课题组在近年来用分子动力学模拟对碳纳米管的力学性能的探索,其中包含碳纳米材料在各种载荷下的力学响应,以及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来协助设计基于碳纳米材料的新型光伏器件。通过该报告,在场教师和同学深刻认识到该研究体系和理论方法的重要性与实用性,同时也深深折服于唐淳教授扎实的学术功底。
本次汇报在热烈的氛围中圆满结束,这不仅为在场的师生提供了一次内部的学术交流的机会,还为我院相关研究方向的师生指引了方向。

